邓州人,你还记得鼓儿哼吗?
已经很多年没有听过鼓儿哼了,是儿时最爱听的一种老家地方小调,时至今日,不知道有没有绝迹。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够再听一听家乡的鼓儿哼呀!
谁知道到哪还能听到这些亲切的乡音呢?
邓州鼓词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俚俗鼓词,也叫鼓儿词、鼓儿哼、犁铧大鼓,它和道教劝道的渔鼓道情是一脉两支,是源于道曲而衍变形成的独角书形式。因其演唱简单,所以易学、易唱、易懂,是邓州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四大曲种之一。其演唱形式是:演唱者面前放一鼓架,架上置一个扁圆小鼓,左手托着两片犁铧钢片,用中指相隔上下,以腕力上下甩动,使犁铧钢片两端相互碰击发出有节奏的“当当”响声;右手握一根小木槌,当唱完一段之后,便敲起面前的皮鼓,作为伴奏,也可使演唱者稍作喘息。鼓点没有固定的鼓经,过门也是根据所说故事情节自定长短,鼓点的迟疾、轻重是烘托气氛的主要手段。?
鼓儿词的唱词通俗易懂,唱句整齐统一,唱腔音乐朴实、流畅、口语化,加之鼓和钢片伴奏铿锵、表演洒脱,故感染力较强,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曲种。现存曲目有短篇百余篇,中长篇大书近百部。
一、 鼓儿词的发展变化及流派
鼓词传入邓州的时间已不可考,但据鼓词艺人的统一说法是在清道光年间由山东单县鼓词艺人张万年到邓州说唱并传艺的。民国初年邓州市有张小个儿,艺高名震,影响很大。1914年,他以这种独角书形式的鼓儿词说唱,在“大衙门”以其精湛的技艺对败了一台二簧戏,自此,鼓儿词演唱艺术为之大振,各地争相邀请演唱。鼓词因其形式易学易懂,深为广大听众喜爱,到清末民初,已出现了余四海、赵文秀(镇平人)、毕光舟(邓州县人)等著名鼓词艺人。清末镇平县衙门前曾悬挂过赞扬余四海的榜文。另据老艺人李华亭(镇平人)说,他在17岁跟老师李效成学艺期间,常听师父说,师爷赵文秀的说书架式画在城隍庙的东廊房墙壁上,扶鼓演唱,活灵活现,画像左边有“劝善警恶”四个大字。到20世纪20年代,邓州鼓词处于兴盛时期,各县涌现出大批鼓词艺人,以镇平最为集中。到20年代后期,鼓词走向衰落,原因是新曲种坠子传入邓州。坠子以幽美的唱腔旋律,华丽的语言唱白,流畅的曲调和抒情技巧,吸引着千万听众,加上伴奏乐器坠胡模拟人声的动人效果和女艺人的嘹亮歌喉,一下子把鼓词逼向低谷,艺人纷纷改唱坠子。亦有艺人与之抗争,对鼓词进行改革,如镇平鼓词艺人李效成、刘金奎、坠琴手李玉山三人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苦心钻研,于1925年秋,将鼓词与坠子进行糅合,并取得了成功。演出时加入坠琴伴奏,仍唱鼓词曲调,称为“鼓碰弦”,但是这一形式未能普及。到了20世纪40年代,邓州鼓词艺人大减,鼓词走向低潮,有的鼓词艺人流落农村、山区。20世纪40年代后期,农村的鼓词有所抬头,四季皆有演唱,鼓词艺人收徒传艺演唱于邓州的广大乡村,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了战乱时期人民群众的艺术渴求和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散居于广大农村的鼓词艺人,随着建国初期翻身文艺的兴起,一度活跃起来。60年代以后,一些专业团体也有了鼓词的演唱。70年代出现了新一代鼓词演员,如邓州市说唱团李国全与方城说唱团刘建民合作,在保持原演唱形式的基础上加入三弦伴奏,伴奏者亦唱亦捧,大大增强了鼓词的艺术效果。还有邓州县说唱团的杨经华,冲破鼓词传统,不但加入弹拨乐器,又以规范的月牙形钢板取代了数百年沿用的犁铧片,并在演唱时,压低并减少了鼓点的响度和频率,使鼓词更趋于清雅、细腻,富于感染力,使这一古老艺术又一度征服了听众。但到了8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使鼓儿词这一古老艺术门类显得原始、单调,并日渐趋于衰败。至今,鼓词艺人已寥寥无几,大有消亡之虞。
鼓词艺术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由于艺人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活动区域风俗的不同,与各地的山歌、民歌、方言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社旗、唐河、邓州东部的鼓词,演唱时坠子味很浓,称“坠子口”,其特点是重韵辙而腔弯柔和,曾有九腔十八调的称谓,演唱上追求庄重,代表艺人有张小个的传人邱华甫、张华轩、杜景耀等。镇平、邓州西部曲子味很浓,称为“曲子口”,其特点是行腔轻快,力求生活化,演唱上追求情趣,代表艺人有李华亭、毕作舟、杜思亭等。另有“越调口”则追求在唱、白上吐字、喷口,韵条,在演唱上特别是在声腔运用上追求清新、流畅,代表人物为李汉臣、胡明瑞、郭宋军等。?
鼓词作为一种艺术门类,一直生长、繁衍在民间,加之自身的艺术程式又较随便,代代艺人在追求和取舍上各求所是,因此,形成各自的演唱特点及风格。
二、 鼓儿词的音乐唱腔及伴奏
鼓儿词的声腔音乐是在吟诵性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吟诵性唱腔的特点是:字多腔少,节奏规整,旋律性差,其音调几乎是语言稍加升华,四声稍加夸张。说像唱,唱也像说,没有明确的曲牌调门,加之伴奏乐器只有鼓和犁片,这些没有音高变化的乐器,只是敲击节奏,制造气氛而已,因此它的音乐唱腔就显得单调和平直。到20世纪30年代,鼓儿词受到诸多曲种的冲击和影响,艺人为生存就在唱腔上不断地进行摸索、探求和摹仿,吸收了某些近缘曲种和地方戏曲音调的长处,在吟诵性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一些旋律性较强的曲调来加强唱腔音乐的表现力。?
(一) 鼓儿词的唱腔?
鼓儿词唱腔,主要有气哼腔和唱腔两类。气哼腔一般用于起腔与落腔。起腔又分慢起腔、快起腔、三条腿起腔三种。唱腔紧接起腔,有平调(用于叙事),赞字(用于快节奏的叙事),叹腔、哭腔(用于悲哀忧伤的叙事)等。?
在技巧上,邓州鼓儿词的唱腔和其他民族传统音乐一样,要求唇、口、齿、舌发音部位和咬字的准确。声腔要求抑、扬、顿、挫,萦、纡、率、结,敦、拖、鸣、咽等一系列发音及演唱技巧都应达到艺术标准。?
鼓儿词的润腔技法也很有特色,它起腔及落腔的拖腔都是用鼻音哼出来的。据艺人们讲“哼腔的用途在于起腔中用以润嗓和定调”。因鼓儿词没有带音高的乐器定音,所以哼腔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哼腔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能继续顺利地演唱。在落腔中,哼一长腔来加强曲调的旋律性,这也是鼓儿词特有的表现功能的唱句。哼腔贯穿演唱的全过程,即每唱够一段后就有一个哼腔,为此听众称鼓儿词又叫鼓儿哼。?
邓州鼓儿词的唱腔是以邓州地方方言为基础而发展的吟诵性唱腔。一般说上声音高便高一点,去声音高便低一点。主要以五声音阶为主,但因吸收了其他曲种的唱法,亦有七声音阶。绝大多数人演唱的是宫调式,少数人演唱徵调式,有些离调的地方还可能出现清角调式。它属单曲体结构,常常以两句唱腔做上下句式的反复(如迂垛子句、上句可延至三、二句以上)。上句落腔音不定,下句必须落“1”音(宫调式),或“5”音(徵调式)。旋律特点多下行旋律,即扎腔高、落腔低,缺少回旋曲的句式,基本上没有上行音节。音域一般只有九度,以C调为例,从C?1——d?2,大部分旋律是从G?1——c?1之间的反复。如:?
3212 1 2112 1553 2321 123 1
==== = ==== ==== ==== === =
这样的旋律多向下级进行,接近人们日常生活谈论时的语调,带有不明显的上扬下抑倾向。正是由于这种倾向,给人们以流畅、平稳、圆润的感觉。因此,听众反映说:“鼓儿词的唱腔听起来像流水。”这大概就是因为它缺少变化与起伏迭宕的缘故吧。?
鼓儿词基本上按七字句式击节说唱,但艺人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创造出新的变化板式,如十、五、三字等句式。这些句式的使用,是由内容所决定的。鼓儿词的七字句旋律是在语言基础上产生近似语言的唱腔,每两句(上、下句)或每四句表达一个意思,也就是一个小段落,艺人们称两句为一小段的叫“对子句”。五字垛是一种垛子句,句与句之间无间歇,字连字、句连句,一句紧一句的快速曲调,表现兴奋激动的情绪。十字歌又叫“十字头”,也叫“十字垛”,它是垛句中的慢垛,有两种唱法:字组为三三四的“拙十字唱腔”和字组为三四三的“巧十字唱腔”。三字紧在唱段中出现,能表现出兴奋、激昂和欢快感,同时又给人以俏皮、诙谐的情趣。它唱中不能停,要停就得借助于五字句或七字句。由于句式的变化,艺人们将唱腔中的节奏变化称为板式,一般说可分为紧流水、慢流水、赞板、褪板等。
鼓词唱腔音乐的显著特点是无论什么腔调、板式、落腔的尾音必需是“哼”音。?
(二) 鼓儿词的道白?
鼓儿词艺人很注意白口(即道白),道白分清白、路白、赞白和滚口白。清白是鼓、板全部停下来交待剧中人物家乡居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干什么事等情况。路白也叫夹白,是在演唱中间用很简单几句话交待或解答问题,或提示问题。赞白和三弦书与河南坠子中的赞子差不多,一般是用来颂扬或描景的。滚口白是剧情发展到高峰时,为烘托气氛,紧擂鼓、快节奏,用极简短有力的语言来表达紧张的场面而后煞板,留给人们一个悬念。鼓词的语言程式为“条子”,概括为十八景、二十六歌、七十二赞,分为诗、赞、歌、赋、对、经六种形式,这六种形式包括了唱与白。?
(三) 语言的音韵
鼓儿词属诗赞体曲种,曲词是韵散并用,它用韵较宽,平仄不限。用韵的规律大致为每段的第一句为起韵、第二句押韵,以后每逢单数句子不押韵,逢双数句子押韵。平仄的规律大致为:凡在韵上的句子为平声,不押韵的句子为仄声,简言之,即:三五七不论,二四六分明。?
鼓儿词唱词所用韵辙有“工生”、“天仙”、“乜斜”、“一七”、“遥条”、“人辰”、“坡梭”、“江阳”、“油求”、“姑苏”、“怀来”、“灰堆”、“发花”,加上儿化韵共14道韵。?
(四) 乐器与伴奏。
鼓词又叫“犁铧大鼓”,它的伴奏只有犁铧片两片(形如半月,约长三寸)和小鼓。犁铧片托在左手里,用食指相隔,然后摇动手臂用力上下甩动,使犁铧片的两端相互碰击出“当当”声响,稠如雨点,清脆悦耳。在演唱前节奏放慢,演唱时,犁铧片只轻轻撞击,随着唱腔而伴奏,唱够一个段落时,犁铧片又响亮地敲打起来。它的节奏是:××××××××;一般节奏是:×××××××××;演唱时节奏是:×0|×0|×0|×0|(×=当音)。?
在它的伴奏乐器中还有一个扁圆形的小鼓,用鼓架立在演唱者的面前,右手握一个敲鼓用的小木槌,在演唱前打“闹场”时,右手敲鼓,左手碰击犁铧片,真是金鼓齐鸣,气氛热烈。犁铧片的撞击节奏可以和鼓点的节奏相一致,也可以加花点。演唱时,犁铧片击强拍作板用,如转紧板时即每拍一击。唱时小鼓停击,或用鼓槌轻点鼓心,轻敲鼓棱,发出微弱的声响。常用的鼓点有:紧急风、长流水、五鼓二板、白蛇吐信、凤凰三点头、蜻蜓点水等。鼓词艺人称2/4拍子为单板,1/4拍子为双板。
三、 鼓儿词的曲目及表演
鼓词演唱曲目分长篇、中篇、短篇、书帽。传统曲目内容丰富、良莠杂陈。长篇大书可演唱几场到几十场,如《包公案》、《施公案》、《刘公案》、《大八义》、《小八义》等90余部。短篇(段书)以300句以内为限,大多是长篇大书中的选节,或取材于民间故事和社会生活等,如《拉荆笆》、《十字坡》、《桃园结义》、《刘全进瓜》、《罗成算卦》等近200个。书帽多为趣味性很强的小段,也有历史名词、古代谚语以及文字游戏之类,如《十八扯》、《大实话》、《鸭子跳坑》、《颠倒歌》等,作为大书开始前的开场,其语言简练生动,逗趣引人,颇受欢迎。现代曲目多为曲艺作者创作或由艺人改编而成,如《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护苗》、《吃饺子》、《滚油桶》等。?
鼓词演出较为简单,初为一人演唱,演唱时用鼓架将鼓架起,演唱者左手挟两块犁铧钢片(又称钢飞),右手执鼓槌敲击出过门后开唱。演唱当中鼓槌、铧片可作道具使用。唱白讲求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其优势是书目多为充满传奇色彩、情节紧张诱人的长篇大书,字腔皆是风趣诙谐的邓州方言。其表演形式长期无发展变化,而唱腔变化较大,吸收越调、坠子、曲子、梆子等姊妹曲(剧)种韵律,为之增色不少。至20世纪30年代,镇平出现“鼓碰弦”,即增加一名拉坠琴的弦手,如同三弦书的二人班。后发展为登上舞台化妆演出的戏曲形式,即鼓儿哼戏。增加弦手是极少数现象,大多数至今仍保留独自击鼓演唱的独角书形式。70年代末,邓州市说唱团李国全演唱鼓词时,由李英豪三弦伴奏,适当加入对话和接唱,使演出气氛为之一新,遂成为各县专业团队演出鼓词的通用模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