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门户网,邓州在线 邓州门户网手手机app
  邓州吧   邓州聊吧   澳门回归20周年 | 寻找Dr.孙逸仙
返回列表
查看: 2233|回复: 0
收起左侧

[天下杂谈] 澳门回归20周年 | 寻找Dr.孙逸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8 16: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澳门回归20周年 | 寻找Dr.孙逸仙
【编者按】澳门迎来回归祖国的2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推出系列纪念文章。
我们抛弃猎奇视角,以平视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习俗和风貌与我们相似相连,却享誉“东方拉斯维加斯”称号的文化飞地。
从承载民间寄托的小庙宇,到荔枝碗老工业基地的平民“网红”,从孙中山、郑观应家国故事的出发原点,到承载普通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街头美食,我们可以看到澳门的融合开放在过往不断为其注入新鲜血液,也是庇佑其走向美好未来的文化基因。
澳门卢园,其中黄色建筑为孙中山在澳门最后居住过的春草堂 黄哲 图
中国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中山公园或一条中山路,足见国人对孙中山的纪念之情。 而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澳门, 不仅有座中山公园,更是有两条主干道路以先生命名。
澳门既是孙中山走出去看世界的出发点,又是他悬壶济世的第一站,既是他运筹共和的策源地,又是他临危避险的港湾,既是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摇篮,更是他安置家人的大后方。
先生从澳门出发
从前除了广东省内,若去澳门,如果不选择飞机直飞,就只有从香港、深圳等地坐船了。如今坐着高铁动卧美美睡上一觉,醒来就到了关闸边的珠海站,然后步行,就到了中国最小省级行政区的闹市区。
坐火车抵澳,首先欢迎我的是孙中山先生,准确地说,是关闸另一侧,孙中山纪念公园里那座高5米的塑像。
孙中山和铁路渊源不浅,卸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孙中山的第一个公职就是全国铁路总办。而在《建国方略》里,国父曾亲自规划了未来的全国铁路网。
倒数第二站中山站后不久,窗外即是翠亨村的孙中山故居。昔日孙中山每次要走上大半天的这三十公里,今天眨眼功夫就到。
众所周知,中山因中山先生得名,之前隶属广东香山县。鲜为人知的是,今天的广东中山市、珠海特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历史上都是香山县的地盘。而澳门的“澳”,在粤语中是指港口或船只停泊处。
作为香山县出南中国海的港口,澳门最早称“香山澳”,后因地处于水道的十字门户,始有“澳门”之称。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澳门总人口里,中山籍占了压倒性多数。地缘血缘都亲近的澳门,虽然在当年华洋杂处的几座一线码头中,规模地位远不如省城广州或英属香港,但作为家门口的“北上广”,自然成为展翅欲飞的香山青年的首选。
澳门是个江湖,三教九流,五方杂处。作为本地乡贤的郑观应,就是江湖义气的代表。郑除了兴办义学,倡导福利,其家宅郑家大屋还收留过百日维新失败后的康、梁两家的广东老乡。至于和他同在澳门多年的香山同乡孙文,郑公更是格外偏爱和照顾。
当年郑观应在澳门郑家大屋与孙中山日日恳谈,大喜过望,不仅把后者写的《农功》一文,经自己润饰后收入《盛世危言》,还为这个可造之材写了一封推荐信给老友李鸿章:“孙医生欲北游……一白其胸中之素蕴。”
于是,孙文得到了中堂大人亲自批准的赴美游学护照,后来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再后来的历史世人皆知。如果没有这段澳门往事,整个中国的历史走势都会大不相同。
孙中山纪念公园内的孙中山塑像
中医院来了位华人西医
26岁的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今香港大学医学院前身)深造学成而归,行李箱上多了个名签“Dr.SUN Yat-sen”(孙逸仙医生)。
我的一位朋友在澳门从事国际文化交流事业,谈到几年打拼的酸甜苦辣,他坦言:“还好啦,澳门压力的确小很多,只是这几年‘孙逸仙博士’把我‘害苦’了。”
此话怎讲?原来,他的办公室在澳门半岛最南侧的孙逸仙大马路,隔海相望的氹仔,还有条孙逸仙博士大马路,两条马路的英葡文名称一模一样,都是“Avenida de Dr.SUN Yat-sen”。于是那些不明真相的客户和函件,常常因为“Dr.”,直奔海对岸的“博士”而去。
其实,中山先生自己从未敢以博士自居,但当年他拿到的西医行医资格,却是澳门华人中的第一份,打出Dr.SUN Yat-sen的招牌,自然理直气壮。
博士和医生都是Doctor,后世以讹传讹,竟给他身后又加了个荣衔。无独有偶:隔壁香港的地名,那么多Queen明明是女王,结果被老百姓叫成皇后,当局也只好默认是正规写法。
中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有以孙中山命名的马路和公园,也有很多关于他的塑像,大多是中山装造型,但澳门有一尊独一无二的孙中山塑像,是身穿长长的大褂、戴着听诊器的医生模样。塑像的所在地是连胜街的镜湖医院,而这所医院,当年有位模范员工孙逸仙医生。
镜湖医院是澳门第一所由华人创办的慈善机构,也是一座庙堂式的传统中医院。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一毕业,就拿到了镜湖医院董事会的offer,成了该院的第一位西医,也是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
古老的医院如今已变作现代化大楼,但其中辟有一间小小的孙中山纪念馆,留住了盎然古风。纪念馆特意选择了仿北京天坛的造型,逢周六免费对外开放。
在其中陈列的一张1892年底出版的《镜海丛报》上,有一则广告:“大国手孙逸仙先生,性情和厚,学识精明,现在镜湖医院赠医数月,甚著功效,但每日除赠医外,尚有诊症余闲。在先生原不欲酌定医金,过为计较,今我同人,为之釐定规条,著明刻候……”一旁还附上先生治好的烧伤、骨科等一些病例。
离镜湖医院不远的草堆街,是澳门最老的三条“澳门街”之一,每到市政施工,总会有收藏爱好者来捡瓷片等宝贝。
这条街的80号,是一座临街的三层铺面,也是当年Dr.SUN坐诊的另一处地址,三年前,特区政府拨专款将其修葺,今天还是可以看出其昔日中西药局的模样。
这座药局,可以说是当时已具备相当成熟革命思想的孙中山医生,最早身体力行医疗改革的试点。
“自中国有医局以来,其主事之富绅对于西医从未有正式之提倡,有之,自澳门始。”又过了多年,他作为中国国民党总理,把“自澳门始”的一系列关于中国卫生医疗的伟大设想,写入了《建国方略》。
直到他离开澳门后,中西药局仍然维持营业多年,既作治病救人,也是革命党人在澳门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这和镜湖医院的小小纪念馆里,那两张泛黄的借款单全对上了——1983年,前后不到半年,总共借出3168两白银。这个数额,当年都能办一所相当规模的大医院了——主持“医疗改革试点”,同时兼做革命,自然所费不菲。
不过旁边的两张还款单证明,中山先生没有辜负澳门父老的信任。其中,最后一笔是1919年由已是万众心目中国父的他亲自归还的。
乡亲对这位乡贤的信任和爱戴,远不止于此:从辛亥到二次革命再到北伐,澳门民众曾多次捐款,都由镜湖医院设法转交给孙中山。
1925年孙中山病逝,当时只有10余万人的澳门,全城人口的四分之一冒雨集中到镜湖医院隆重追悼。次年,因先生生前主导的北伐战争连战连胜,镜湖医院旁边的连升街,改名连胜街,算是对这位伟大先行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遗训的告慰。
镜湖医院 黄哲 图
革命者处处为家,此心安处是吾乡
孙中山为革命长年奔走在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而他自己的居无定所,也是动荡乱世的折射。澳门对他本人而言,不仅是第二故乡,也算是一处相对安定下来的避风港。
如果翻阅1893年他定居澳门行医期间的日记,会发现件很有趣的事:虽然乃兄孙眉在风顺堂旁为他和妻小购置了一所寓所,他自己在议事亭前地也有间诊室兼休息室,但他最常住的地方,一个是大堂街1号的“飞南地处”,另一个则是水坑尾14号的“四寇堂”。只可惜,上述四个地方如今皆已面目全非,看不出昔日的模样。
这“飞南地处”听着神秘,其实就是位朋友家。
“飞南地”本是个洋名,今天标准译名应为费尔南德斯,是孙中山在澳门最好的土生葡人朋友。前文所述,为“大国手孙逸仙”打广告的《镜海丛报》,就是飞南地创办。后来,他还邀请孙中山主持其中文版的编务。
当年葡人医生们嫉妒Dr. SUN的人气,以后者没有葡萄牙认证执照为由、欲将其排挤出澳门,飞南地为其仗义执言。之后,他曾出任澳门议员,也曾应中山先生之邀为民国顾问,后连同家族一起终老澳门。
至于后一个,如今水坑尾的老建筑只剩座巨大的菜市场(澳门粤语称:街市),当年街市的对面可是座豪宅。豪宅的主人,就是名震省港澳的富商“杨耀记”,而这家的少东家杨鹤龄,是位最早的斜杠青年——孙中山的翠亨村发小/元老级战友/天使投资人。为了支持发小的革命事业,这位富二代不仅捐出几乎全部家产,还把自家宅邸作为革命基地。他连同孙中山、陈少白、尤列三人,号称“四大寇”,于是将基地命名为“四寇堂”。
从水坑尾东行不远,到东望洋山脚下,居然有一座江南园林。而这座仿苏州狮子林修建的卢园,不仅是澳门八景之一,孙中山在澳门最后一座故居还藏于其深处。
卢园的第一代主人,正是镜湖医院的创办者、孙中山的伯乐卢九先生。这位澳门的华人公益大王,更重要的身份是第一代赌王。当年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后,接受卢九之子卢廉若之邀到澳门,下榻于园内春草堂,并在此地接见澳门各界人士。上世纪七十年代,煊赫一时的卢氏家族再无人在澳,葡澳政府遂将园收归国有,春草堂则做艺术展馆用。
摩尔式建筑风格的澳门孙中山纪念馆
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内
摩尔式建筑风格的澳门孙中山纪念馆 黄哲 图
值得一提的是,澳门最早的华人望族巨富卢氏,还有支不显眼的旁系远房,其中有位名叫卢慕贞的女子,正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
如今的文第士街,有座澳门绝无仅有的伊斯兰摩尔式建筑,就是卢夫人终老之地。1950年代,她病逝后,这里被辟作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在澳门的行踪旧迹,这里可以看到最全的实物证明。其中,几身卢夫人一针一线手绣的中式衣袍,更令人动容。
这位勤劳朴实的旧式女子,因丈夫而无端承受了种种迫害,半生颠沛流离。直到1917年,作为孙中山革命门生中著名的富二代,许崇智实在看不过去了,为师母买下了这处宅子,后者才算有了真正的落脚处。
1917年之后,家国不能两全的孙中山就再没能回过澳门,但这座小城却在时代的暴风骤雨下,庇护着他的亲族(夫人、兄长、女儿、女婿、侄子等),他们在此长期安居,先后终老于此。
门户网就是您的家!欢迎您常回家看看!如果您喜欢邓州门户网,请介绍给您身边的朋友!有了您的支持,门户网才能走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收藏:3 | 帖子:4762

广播台

精彩推荐

邓州市,邓州网,邓州吧,邓州论坛,邓州门户网
手机客户端
邓州门户网公众微信
侵权举报:本页面所涉内容为用户发表并上传,相应的法律责任由用户自行承担;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存在侵权问题,请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删除!举报电话:0377-62265777